xs04
当前位置:创业资本圈 -> 财经

生猪市场阶段性回暖大型猪企继续“占山头”

时间:2022-06-17 11:55    来源: 网络   阅读量:4581   
生猪市场阶段性回暖大型猪企继续“占山头”

“6月6日至6月10日,全国猪粮均价上涨至5.59:1,脱离了一级跌幅过大的预警区间。”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生猪产能合理充足,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绿色区间。预计猪粮价格将在总体合理区间运行。

农业部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以来,中国能繁母猪数量一直在下降。随着生猪产能持续减少,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形势逐渐回暖。今年5月份,牧源、正邦科技、新希望等头猪企业销售。有所恢复,接近去年12月的数值。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猪企建设项目“蠢蠢欲动”,抢占空白市场的力量仍在。

基于此,多家券商研报对未来生猪市场持乐观态度,但养殖行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农业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认为,猪肉只是从阶段性过剩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还没有进入上涨周期的基本面。

生猪市场正在回暖。

“最近几个月行情好一些,只是赚了点钱。目前我们生猪的完全养殖成本在每斤7.5元左右,生猪出栏价格在每斤8元开始。”河北农民王先生近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2020年,瞄准非洲猪瘟猪数量减少的契机,从事饲料生意的王先生进入生猪养殖行业。目前,他拥有300头左右能繁母猪,年生猪出栏量接近6000头。2021年行情走低,王先生承认,自从养猪后,就没赚过钱。直到最近几个月猪价微涨,他才跨过盈亏平衡线。

王先生的情况并不独特。希望新的2022年5月31日能回应投资者说:“我们有专门的团队研究周期。今年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好。通过4月份能繁母猪的更换,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未来价格会更加温和。年底我们的养殖成本可以控制在16元/斤。明年在不考虑周期性上行的基础上,预计每头猪基本盈利在150元以上,1850万头猪的屠宰规模约为27亿元。”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5月30日至6月6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为每公斤21.26元,连续七周上涨,累计上涨17.8%,同比下降14.7%。结合头上上市的猪企销售简报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市场低迷后,头上上市的牧原、正邦科技、新希望等猪企的商品猪销售有所恢复。

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16日的发布会上解释说,去年6月份以来,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发布猪粮价格过度下跌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鼓励养殖场户淘汰低产能母猪,同时保持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扶持政策的稳定性;自去年7月以来,中央层面14批共上市收储冻猪肉储备48万吨,生猪价格目前已上涨至养殖平均成本线附近。6月6日-10日,全国猪粮均价一周涨至5.59:1,脱离了一级跌幅过大的预警范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近日在解读2022年5月全国CPI、PPI数据时提到,“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生猪产能压减效果逐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全国生猪存栏量减少,导致猪肉市场进入上行周期。在此背景下,包括牧原、正邦科技、温氏、新希望等头部上市猪企纷纷扩大产能,大北农、双胞胎、禾丰、等饲料企业也加大了跨界养猪的力度。随着产能的投放,2021年,全国生猪供应将趋于充足,猪周期将触底。各大猪企在建项目也将放缓,生猪产能将继续缩减。

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以来,我国能繁母猪数量持续下降。2022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4177.3万头,已连续10个月下降。5月31日,牧原股份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称,由于生猪持续去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逐渐回暖。

大型猪企扩大“占领”

随着市场的逐渐回暖,很多大型猪企“蠢蠢欲动”。

近日,天邦股份、大北农双双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投项目均涉及生猪养殖。希望总投资约2.5亿元、年产15万头商品猪的贵州新“双八”项目也已于日前投产。这是新希望在云南和贵州布局的最大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基地。唐人神还在6月13日的一项机构调查中表示,该公司仍在去年至今年的周期底部保持扩张。

农业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认为,扩产一方面说明企业看好中长期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体现。“大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般受短期市场影响较小。”

根据此前的财报,牧原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产能建设速度,2019年至2021年分别销售生猪1025.33万头、1811.5万头、4026.3万头。新成立的Sun公司和子公司数量分别为48家、103家和33家。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2020年以来,牧源已超越温氏,位列a股上市猪企第一。

与牧原“自繁自养”的重资产模式不同,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等猪企普遍采用“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但部分上市猪企已经开始向“自繁自养”模式倾斜。

正邦科技在2021年财报中表示,将加大对自营产能的倾斜,清理经济效益低下的农户产能,掌握核心业务规模提升的主动权。罗山6月8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司目前主要开发模式为自营,建设周期较长。以罗牛山生态养殖基地150万头左右的生猪总产能来看,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跌到周期底部,猪周期拐点过后还有巨大的产能和放量空间。

艾格实业投资合伙人刘晓东认为,“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没有区别。“自繁自养”模式的固定资产摊销较高,但养殖效率和生物防治比养殖户有优势。目前,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这一优势越来越明显。此外,虽然目前主要猪企产能扩张放缓,但并不意味着停止抢占空白市场。“这就好比河南有了牧原之后,其他养猪企业很难在豫南建养殖场,因为来自当地强势企业的竞争令人震惊。”

但从近期牧源、正邦科技、新希望等养猪企业的公开表态来看,降本增效仍是行业主旋律。朱增勇认为,“目前供应从3、4月份的宽松局面逐渐好转,生猪存栏量环比略有下降,但需求依然清淡,猪价上涨空间主要受后期消费的恢复和提振。另外,饲料价格通过影响收益来影响产能减少,也会间接影响猪价。”

上述河北养猪户王先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其养猪场近期之所以能跨过盈亏平衡线,与他从事饲料行业有关。第一,他在动物营养等方面比较专业。二是饲料成本相比其他单纯养猪企业有一定优势。“我以后还会继续养猪,但没有扩张的打算。现阶段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

尚未进入上升周期的基本面

早在4月20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在“2022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就表示,生猪价格已经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农业农村部预测生猪生产很可能在6月份达到盈亏平衡点。农业部将及时发布生产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郭盛证券指出,最近一段时间,猪价一直在上涨。一方面,供给端的屠宰量在逐月减少;另一方面,需求端受疫情控制逐渐减弱,餐饮团餐消费需求有所回升。同时,下半年消费旺季密集。中期来看,价格中枢在上行,易涨难跌。西部证券预测,未来生猪产能将继续萎缩,去产能累积效应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显现。下半年生猪下行仍有空间,工业亏损将得到有效改善。

相比券商,养猪行业对未来猪价走势的预测普遍更为谨慎。5月12日,新希望总裁张明贵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新希望生猪板块的成本每个季度都在改善,亏损程度也在不断缩小。“但确实要看到,仍有进一步降本增效的空间,今年猪价仍将处于相对低位,市场需要回暖公司才能实现盈利”。他认为,今年猪价会出现短期上涨,但根据目前全行业母猪存栏情况,“恐怕这些短期上涨很难形成趋势性反转。”

朱增勇分析,与2015年和2018 -2019年母猪产能大幅下降导致的下一年猪价上涨不同,现在猪肉只是从阶段性过剩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猪价见底后转为窄幅震荡,尚未进入上涨周期的基本面。截至2022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4177万头,基本接近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十五期间,能繁母猪正常数量要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的绿色区域。这意味着10个月后,供需形势会更加稳定。猪价进入反弹通道,并不意味着猪价未来进入上涨周期,而是行业回归正常盈利水平。

孟玮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未来随着国内生猪基础产能有一定程度的缩减,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的逐步增加,生猪价格有望整体上涨。但也要看到,目前生猪产能是合理的、充裕的。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绿色区间。往年非洲猪瘟期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猪粮价格将在总体合理区间运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