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股份被股东“清仓式”转让国宝人寿前景几何?

近日,鲍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四川川商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鲍国人寿全部股份。目前,鲍国人寿的9家发起股东中有4家处于质押状态。
此外,一季度鲍国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0%,净亏损0.45亿元。截至一季度末,鲍国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降至134.72%,较上季末下降32个百分点,逼近监管红线。
发起股东的“清算”股份转让
4名股东所持股份被质押。
鲍国人寿是一家总部位于四川的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2018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国宝人寿由9名股东发起成立,其中川商成为第五大股东,持有国宝人寿1.8亿股,占比12%。公告称,四川商业发展拟将所持鲍国人寿全部股权转让给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述股东变更将在保险监管部门批准后生效。
从所持股份的状态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国宝人寿4家股东所持股份处于“异常”质押或冻结状态,占比接近一半。这四家股东分别是CICC国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熊飞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天鑫洋金业有限公司,其中,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成都天鑫洋金业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早在2018年第二季度就已质押。

央广网记者注意到,缺少保险“牌照”的四川金控曾提出,到2025年底,打造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增信、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一次,该公司“接管”了鲍国人寿12%的股份。四川金控将如何布局保险板块?对于记者的提问,四川金控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接受采访。
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0%。
偿付能力逐年下降。
从2018年到现在,国宝人寿已经成立四年了,2021年才会扭亏为盈。2018年至2021年,鲍国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6900万元、-2600万元、-1.13亿元和1600万元,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11.23亿元、21.53亿元和31.02亿元。
近日,鲍国人寿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报告摘要显示,第一季度,鲍国人寿净亏损0.45亿元。同时,一季度鲍国人寿规模保费同比下降68.88%,占营业收入主要比重的保险业务收入为4.19亿元,同比下降70.37%。
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鲍国人寿的偿付能力迅速下降。2018年末,鲍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810.82%。从2019年底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分别下降到551%、245.26%和166.99%。至2022年一季度,鲍国人寿偿付能力持续下降,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34.72%,均较上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达标必须同时满足三项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综合风险评级为B级以上。不符合上述任何要求的公司都是偿付能力低于标准的公司。
目前国宝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还能满足监管要求,但下降的速度一年比一年慢。此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条例》规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者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为重点核查对象,鲍国人寿当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4.72%,逼近120%的红线。
6月1日,鲍国人寿召开第一届党委第131次会议。会议强调,要以增资扩股、稳定偿付能力和防范化解各类潜在风险为重点,再思考、再研究、再规划,全力完成全年重点任务。
新股东“接手”后,鲍国人寿能否止住偿付能力持续下滑的势头,改善经营业绩?有意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四川金控会给鲍国人寿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广播网记者将继续关注。